市消防支队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
消防支队支队长 王星
2016年,是长春消防事业和部队建设长足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同时也是支队党委面临诸多复杂问题,经历考验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厅、总队和市局党委决策部署,牢牢盯住“两个稳定”这一刚性目标,着眼部队长远建设和发展大局,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一、围绕中心抓基础,全面提升火灾防控能力和消防服务水平
一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年初,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与15个县市区政府、24个行业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在夏季消防检查、冬春火灾防控等关键节点,先后提请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专题部署会议,发动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全面推进火灾防控工作。深入卫计委、文广新局等委办局,约见主要领导、会商消防工作;推动市发改委、规划局、民政局建立行业系统消防隐患自查长效机制,由所属部门牵头,先后开展了违法建筑、社会福利机构等系列消防安全大排查。今年以来,胡家福副省长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先后三次深入我市检查指导消防工作,看望慰问执勤官兵;今年2月,市委书记王君正同志刚刚上任10天就来到支队调研指导消防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官兵;国庆前夕,市长刘长龙同志上任第2天就亲自带队视察调研消防工作;6月,时任副市长李祥同志,主持召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推进会,向15个县市区政府交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督办单,向部分中、省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下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函告单;12月,新任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吕锋同志,上任第三天主持召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推进会,约谈单位法人和属地政府主要领导。推动公安派出所和相关警种落实消防监督责任。在夏季消防检查、冬春火灾防控等重要节点,提请市公安局发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针对洗浴、汗蒸、宾馆、旅店、出租屋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安全疏散、自动灭火设施等重点部位,分别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全市199个派出所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项整治期间,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姜宏亮亲自带队,消防、户政、督察部门主要领导和骨干力量成立消防工作专项督查组,对全市公安派出所开展阶段性督查,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诫勉谈话、通报全局。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采取约谈单位法人、曝光火灾隐患等措施,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针对集团化连锁企业、金融机构、大型医疗机构系统特点,从各企业总部等管理核心入手,指导制定自成体系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建立消防安全层级管理体系;以全市305家火灾高危单位为重点,指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我评估,督促和指导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重拳整治火灾隐患,消除致灾因素。开展专项整治。一年来,部署开展城市综合体、商市场、超高层、易燃易爆、重大火灾隐患、电气线路、消防安全疏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8大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部门联动、多警协作、集中攻坚”的方式,全方位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用足执法手段。通过约谈法人、函告所属行业部门、强力执法、隐患曝光等手段,整治消除了大批火灾隐患。特别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省宾馆等中、省直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王星支队长代表支队分别约谈了各单位法人代表,督促落实主体责任。推动隐患整改。通过提请市政府领导现场督办、市政府明传电报督办、函告上级主管部门、会商市直行业部门、约谈动作迟缓单位法人及属地政府负责人等方式,督促属地政府、所属行业部门、隐患单位加大隐患整改推进力度。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资金7000余万元,整改销案重大火灾隐患18家,剩余4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已全部落实整改资金、整改责任。一年来,全市共检查单位33582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9432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9096处,三停单位222家,查封415家,罚款968.13万元,拘留95人,曝光火灾隐患单位66家,侦办火灾刑事案件6起,追究刑事责任13人,对消防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支队被部局评为2016年夏季消防检查先进支队。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火灾防控基础。深化微型消防站建设。提请市政府、市公安局发文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2314家,社区微型消防站461家,依托流动警务巡逻车建成移动微型消防站522个。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基层大队执法情况采取日抽查、周通报、网上公示、每月点验执法案卷、约谈主官和监督员等措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全年消防执法公众评价系统满意率90%以上。创新开展消防控制室达标建设。组织召开消防控制室达标建设现场会,推广建设经验、部署创建活动。目前,全市1458家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已有1102家单位全部达到“单位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规范管理、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遇有突发火情及时妥善处置”的建设标准。
四是改变消防监督理念,推出便民利民系列举措,提升消防服务水平。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定实施了《服务地方经济助推长春振兴二十条措施》,聘请29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监督员,召开警民恳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改进服务方式,向社会公开推出全面实行窗口受理“公开化”、监督执法“透明化”、审核验收“一致化”、跟踪服务“常态化”、灭火救援“科学化”的承诺。改进审核验收方式。对受理的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加强过程监管,验收一次性通过率得到大幅提升。提供便民服务。全面实行容缺预审制,允许建设工程在一定期限内补报相关手续,先行予以审核,缩短审批周期;对申报工程特别是省市两级重点工程前移服务关口,对大型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开通绿色通道,提前介入、现场办公、帮扶指导,尽量缩短审批时限,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可。今年,累计为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长春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企业项目进行多次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实施容缺受理项目1081个,为企业节省资金过亿元。
五是广泛开展消防宣传,营造浓厚的“全民消防”舆论氛围。强化部门合作。与民政局、教育局、安监局、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实施方案》,与市文广新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宣传活动的通知》,扩大了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拓宽网络载体。研发长春消防微信公众号新功能,在原有的隐患曝光、安全提示、火情传递等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举报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查询消防审批项目网上运行。目前,微信关注人数已超过12万人,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认可好评。丰富宣传形式。开展了消防“进军训”、大学生文化节、“消除家庭火灾隐患,学会正确自救”、“共建平安校园,培养消防先锋”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社区网格员、重点岗位人员培训48期,累计培训11000余人。全年利用各大媒体刊播消防专题节目104期,进行消防公益宣传7000余次,公益广告提示5万条次,将消防安全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各行各业。“3.31”金源大市场火灾发生后,支队第一时间提请政府组织召开火灾警示教育现场会,邀请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10余家省市主流媒体对会议进行集中报道,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查找隐患”的舆论氛围。
一年来,全市共发生火灾2316起,受伤0人,死亡5人,造成财产损失4140.1万元。同比去年,火灾起数和财产损失基本持平,伤亡人数均有下降,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二、瞄准实战谋打赢,提升执勤备战和灭火救援能力
一是突出实战化训练,部队战斗力大幅跃升。改进练兵思路。按照单兵练基础、班组练攻坚、中队练合成的练兵思路,采取阶段性业务考核、区域性体技能对抗赛和大比武等手段,开展全员实战化岗位大练兵,在全部队形成了争当业务尖子、争做习武标兵的良好氛围。完善奖惩机制。修订《实战化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奖惩办法》,将比武竞赛成绩与支队全年验收工作、干部晋职双考、个人记功表彰、战士入党考学全部直接挂钩,提高基层单位对练兵工作的重视程度,全面激发官兵训练热情。练兵成果丰厚。6月中旬和8月初,组织开展了支队建队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员最多、比武科目最贴近实战、表彰力度最大的岗位大练兵体技能比武竞赛,全支队1200余名现役官兵和合同制消防员参加比武,刷新了多项赛会纪录,涌现出大量感人事迹,在全部队产生了强烈震动和巨大鼓舞。全省基层指挥员比武竞赛中,长春支队24名基层指挥员,斩获两个单项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和两个第三名,6人在理论考试中获得满分,2名同志名列全省基层指挥员比武竞赛个人前两名,支队平均成绩全省第一名。
二是对重点单位开展常态化熟悉演练,部队灭火作战准备更加到位。紧盯重点场所。严格落实熟悉演练周制度,围绕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化工、易燃易爆单位、医院、学校、商市场、娱乐场所等灭火救援难度大的重点场所,深入研究火灾扑救办法、战术措施,逐类开展熟悉演练。紧贴实战场景。在演练场景设置中,按照从难从严、紧贴实战的要求,设置轰燃、爆炸、倒塌、多名群众被困、内攻人员迷失、撤离通道被堵等复杂情况,开展了高强度、高难度实地实兵实装演练,全面提升官兵排险救人、内攻近战、临机处置能力。改进工作机制。各基层单位组成重点单位熟悉小组,对辖区重点单位内部重点部位、消防设施、疏散通道以及微型消防站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熟悉,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制作。一年来,全市消防部队共开展重点单位“六熟悉”5161次、实战演练1738次、制作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1585份。12月16日,支队在卫星路隧道开展的实战演练,得到了胡家福副省长和总队王伟政委的批示肯定。
三是强化“三大体系”建设,灭火作战资源全面整合。强化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从接警出动到现场指挥全程强化指挥体系建设。支队指挥中心细化《分色派警方案》,对调度指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强化第一出动力量调派、途中指挥、初战指挥能力。强化信息保障体系建设。作战指挥中心全面整合灭火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天网工程道路监控系统、营区视频监控系统、车辆GPS监控系统、化学危险品辅助决策等系统,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大型灭火救援任务、各类灾害跨区域增援、抗洪抢险等应急预案,运用综合指挥平台、动中通、高清视频终端等通信技术装备,实现远程警力调度指挥。强化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今年,支队投入2000余万元战勤保障建设资金,建成了功能丰富、设备完善的维修车间和集储存与运输一体化的物资储备库,并购置饮食保障车、运输车、叉车等保障车辆8台,达到了装备配备科学、物资储备齐全、快速送达现场的实战化战勤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联动响应机制,定期组织召开社会联勤联席会议、修订联勤保障协议、开展联勤保障演练,增强了战勤保障实战能力,确保各级联勤联动力量及时调集、及时响应、及时到场协助救援。
四是大力推进乡镇专职消防站和小型站建设,灭火救援辅助力量进一步增强。支队将今年的建设重点放在政府专职消防站建设缺口较大的农安、九台两个地区,纳入两地政府消防工作责任书中全力推进。一年来,农安、九台两地共争取专项经费近800万元,新建政府专职消防站27处、新增政府专职消防员220人,一次性配备全新消防车28辆。超额完成专职消防站建设和合同制消防员征召任务350%和9%;至此,全市97个乡镇除已并入城区乡镇和朝阳区乐山镇、永春镇以外全部拥有政府专职消防队。今年10月起,支队以全市人员高度集中的大型商圈为重点区域,探索建立城市小型消防站。目前,已建成小型消防站2座,另有7处正在全面推进建设。
五是坚持创新理念,消防水源建设实现新跨越。支队协调市政府本级落实专项水源建设资金2500万元,具有独立水源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落实水源建设资金1626万元,全市累计投入4126万元用于市政水源新建及维护保养,经费保障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建设完成后,全市将新增1400个市政消火栓、100个消防水鹤,极大提高市政消防水源的建设水平;同时,全力推进新型水源建设,在社会重点单位消防水池安装独立供水、远程启动的取水口供水系统,得到了部局王沁林政委、于建华局长的高度肯定。目前,支队累计建成500立方米以上社会单位消防水池取水口273处,100立方米以上500立方米以下社会单位消防水池取水口99处,社会公共水源一次性增加40万立方米,破解了长春地区火灾现场供水难题。
一年来,支队全体官兵接警出动3715次,扑救火灾2316起,执行抢险救援任务1399次,成功抢救疏散3996人,挽救财产损失数十亿元。特别是在“3.31”金源大市场、“5.25”光复小区304栋等大型灭火救援战斗中,支队各级指战员、全体参战官兵,不怕牺牲、奋勇攻坚,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赞誉,受到了部消防局通报表扬。
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上级要求和广大官兵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个别基层班子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工作思路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队伍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将以此次考核为契机,查缺补漏、改进不足,务实拼搏、开拓创新,不断推动长春消防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