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
长安委字〔2015〕17号
各县(市)区、开发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教训极其深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除隐患,严防类似事故发生,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长春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长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5年8月19日
长春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从即日起至2015年12月20日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仓储)、使用、运输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排查,通过这次专项整治,进一步摸清全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底数和情况,进一步整改一批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坚决防范事故发生。
二、整治重点
本次专项整治实行政府统一组织领导,行业部门牵头,专业部门执法,综合监管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企业,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包括油气输送管线、城镇燃气、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等)进行专项整治。
一是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通知、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长春市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及医药企业特殊作业安全专项治理方案等有关重点工作要求,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仓储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责令企业立即停产、停工、停用,安排专人24小时盯守,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绝对安全。特别要严格落实氰化物等剧毒品、硝酸铵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殊监管措施,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不到位、走过场的单位,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深入开展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要加大各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深入推进烟花爆竹经营安全专项治理,坚决关闭存在“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形式与居民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零售点;坚决关闭与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建筑物安全距离不足、集中连片经营、在超市内销售、未按规定专店销售的零售点。严格禁止批发企业经营超标、违禁、非法产品;严禁超许可范围经营及向零售点销售专业燃放类产品;严禁在仓库存放不属于烟花爆竹的爆炸物等危险物品;严禁将执法收缴的产品与正常经营的产品混存;严禁储存超量、堆放超高以及通道堵塞;严禁购买和销售未张贴流向登记标签的产品。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按照《长春市2015年推进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存在管道隐患的县(市、区)政府要与企业进行对接,明确整治任务。同时要加强协调,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采取明查暗访、挂牌督办、媒体曝光、责任追究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对已经排查出的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的治理。各有关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隐患整改措施和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资金、时限和措施,加快整改进度。同时要加强管道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保证所属管道本质安全;对于需要政府协调支持解决、必须改线或拆迁占压物等隐患,要逐项说明具体情况,并报告所在地地方政府及安委会和管道保护主管部门,请其协调解决,确保在年底前重大隐患100%完成治理,较大和一般隐患80%完成治理。
四是迅速开展危险货物运输隐患大排查。组织对所有危险品运输企业严格自查,建立健全隐患清单和检查台账,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限和措施,对整改不迅速、不到位的坚决问责;要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全面教育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上岗作业;各级交通运输管理等部门要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排查,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停止运输生产作业。
五是深入开展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采取企业自查、属地彻查、市级督查的方式,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按照国家《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要求,逐一排查,检查企业内外部安全距离、企业生产工房定员定量、设备设施、重点危险部位、自动控制、生产现场及仓储库区监护等方面;检查行业监管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情况。要严查严处“三超”、“四违”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消除违规违法行为。
六是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综合治理。要集中力量对管道燃气(瓶组)、CNG、LNG充装站(母站、液化工厂)、汽车加气站、液化气储灌站等设施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继续纠正和查处燃气用户擅自拆、改、装燃气设施,违反安全规定安装使用燃气器具,盗窃燃气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查处和取缔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对储罐站、配送点的设施设备和在用钢瓶进行重点检查,对安全措施不到位、充装报废螺丝钢瓶等超期未检钢瓶、非自有产权钢瓶和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液化气贮罐充装站、供应站,要立即关闭和责令停业整顿。重点打击无证擅自设点、违章存放钢瓶、利用槽车或钢瓶转充液化气和掺混二甲醚等违法行为。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全面排查本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报公安、交通、质监、环保、卫生、工商、安监等专业执法部门进行执法,坚决禁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领导,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成立全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姜治莹市长担任,副组长为各分管副市长,成员为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位副市长分别担任分管战线各专项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办,负责专项整治的组织和协调,以及收集整理、编写上报有关工作信息。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相应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8月25日前)
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制度,召开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负责人动员大会,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二)自查自改阶段(2015年8月26日至9月15日)
各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场所责任主体,按照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全面开展自查自改,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9月15日前向属地安委会办公室上报企业自查情况(见附表一、表二)。
(三)排查整改阶段(2015年9月16日至10月25日)
各县市区要对照整治范围和整治要求,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逐一安全检查,并填写排查登记表。10月25日前,各县市区安办向市安办报告排查企业情况(见附表三)。
(四)督查整改阶段(2015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
各行业部门要深入各县市区、各生产作业场所督查检查,重点检查各相关部门方案制定情况,排查台账和问题整改情况,各专业执法部门要强化监管执法,对于非法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处理。11月30日前向市安办报送专项整治情况汇总表(见附件四)。
(五)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突出所做的重点工作和亮点,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于12月20日前将工作总结报全市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整治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深入生产作业场所督促检查,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暗查暗访力度,真正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要结合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主体,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细化工作措施。
(二)认真排查,落实责任。突出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切实重视和做好网格式排查,不留死角,消灭盲区。对危险货物存放站场、仓库要逐一排查到位,建立危险化学品物流、储存、装卸管理台账,严格落实储存、包装危险货物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确保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安全可控。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专题研究、加强整改,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要及时消除。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任务分工,落实“实名制”整改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三)源头治理,严把准入。各县区、各部门要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切实提升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水平。要科学制定化工行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安全合理选址,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严把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项目安全准入关,对不符合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立即停建,对于非法建设和严重违法的项目,要坚决依法关闭或取消。加快重大危险源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工作,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现场操作人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四)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各县区、各部门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统一和规范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事故接处警平台,建立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置。要把事故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教育培训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事故防范意识和逃生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五)综合治理,严格执法。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要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格事故查处,对典型事故实行提级调查、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要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
附件: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