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长安监管字〔2017〕49号
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现将《2017年全市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5月11日
2017年全市危险化学品
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持续深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和班组规范化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一)巩固和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各项措施。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两化”创建工作的情况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持续扎实推进。
(二)扎实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把企业自主创建、年度自评和达标情况作为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确定监管执法频次和处罚尺度,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对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企业,实施重点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三)积极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报告和公示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半年应向属地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并将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在企业公示栏进行公示。
(四)开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学习借鉴康奈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试点经验,在全市危险化学品大中型企业推广。
(五)做好化工相对集中区管理。继续深化化工相对集中区实施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工作。
(六)用事故教训推动责任落实。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严格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46号)要求,严肃查处事故企业。
二、深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继续突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经营企业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出实效,并逐步在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油气输送管道企业、烟花爆竹零售企业全面推行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一)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回头看。认真对照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和市《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检查各项工作任务措施落实质量和进度,重点检查企业风险辨识是否全面、风险防控措施是否落实,检查企业动火等特殊作业及外包工程等事故易发环节风险管控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等有关标准,针对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生产单元、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风险点,制定本企业的企业隐患排查表、车间隐患排查表、生产单元隐患排查表和岗位隐患排查表。各相关企业应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企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具体措施,并报属地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各级要将企业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措施情况做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于长期停产的企业必须在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后,方可恢复生产。
(二)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两化”创建有机结合。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规范化创建的重要内容,要将企业是否建立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做为标准化考核的重要指标,未按要求完成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任务的视为不达标企业。
(三)加强精细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抓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开展精细化工企业排查,摸清底数,组织纳入评估范围的精细化工企业开展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严格管控安全风险。
(四)强化督查检查。严格按照《吉林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开展监管工作,确保对各级风险企业监管频次和要求落实到位。充分运用行政处罚手段引导企业重视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依法应予处罚的必须处罚。严格禁止中介机构完全代替企业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基础资料。市安监局将对各地和重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和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措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三、持续加强四项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开展综合治理为主线,强化危险化学品监管。按照《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春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长府办发〔2017〕17号)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组织领导;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调整危险化学品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汇总统计分析综合治理进展情况,并适时提请市安委会听取有关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做好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工作。要对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的《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认真组织排查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建立风险分布档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三是持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做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调查摸底,指导相关企业做好安全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区域安全评价,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安全风险;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发生事故的频次等特点,贯彻落实《吉林省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四是落实好监管责任。持续深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各项措施。新建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安全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推进现有企业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升级,减少危险岗位作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利用智能化装备改造生产线,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深化危险化学品罐区、特殊作业整治和在役装置安全设计诊断、自动化改造提升,因上述问题发生较大事故的,依法从重处理,并责令事故企业停产整顿,同时对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知识重新进行考核;编制《长春市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名录》,实施重点监管,严防事故发生;持续强化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与成果应用,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和现场核查,把登记工作纳入安全执法检查内容,督促企业落实“一书一签”要求,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强化考核和验收。市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地、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适时跟踪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对今年应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和验收。
(二)加强专项治理和流向监管,促进烟花爆竹企业管理提升。一是继续深化经营环节专项治理,持续开展零售企业“两关闭”、“三严禁”及批发企业“六严禁”专项治理活动。二是严格规范执法。继续抓好 《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安全检查指导目录(试行)》和《烟花爆竹经营(零售)企业安全检查指导目录(试行)》贯彻落实。三是开展示范企业建设。各地要选树1户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为试点,指导试点企业做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两化”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三)加强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监管。一是严格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安全监督。严格源头准入把关,按照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和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要求,规范审查程序与内容要求;严格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区等高后果区、各类敏感地区的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监控联锁等安全设施要求。二是组织各地抽查已竣工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验收情况。
(四)以流向管理为重点,提高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能力。一是积极借鉴安全标准化有关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工作。二是实施重点管控,因管理不规范、不严格导致或可能导致引发制毒事件的,一律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切实做好源头流向管控工作。三是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开展醋酸酐等重点品种专项治理,不断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
四、进一步夯实六项基础工作
(一)扎实做好行政审批放管服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和相关制度,进一步严格行政许可条件,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加大下放审批事项的监管指导力度,开展行政审批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服务基层和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向企业反馈问题清单。
(二)强化安全培训。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等的通知》(安监总厅宣教〔2017〕15号),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依法行政。突出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特殊作业、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烟花爆竹库房等风险点为执法检查重点,规范检查内容,完善检查标准,实施计划式、专项式、事前预防型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程序,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等规定,提高执法规范性、专业性和效率。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数据采集准则》和《全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数据交换准则》等标准,启动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重大危险源24小时监控。推动有关企业持续开展油气管道数据采集工作,将有关油气管道纳入国家油气管道地理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并纳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进一步规范使用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
(五)强化事故应急前期处置。根据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事故危害特性,强化事故应急前期处置,避免盲目施救和处置不当导致事故后果升级扩大。各企业要在各岗位设置应急流程告知卡,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应急措施、救援报警电话等,强化应急工作目视化管理;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应急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岗位操作人员要熟知本岗位应急措施、处置流程;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应急能力和救援能力。
(六)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实效。进一步发挥各类新媒体功能作用,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及时公开曝光典型事故案例教训,提高敏感性预判性应对力,细致做好舆论引导宣传工作,并持续强化人民群众、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自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