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长安监管字〔2017〕36号
关于印发《2017年长春市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安监局:
根据《吉林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吉安监管办〔2017〕60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现将《2017年长春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4月18日
2017年长春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遵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各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遵循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方针,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市级要强化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行政管理职能,落实应急指挥管理职责,县区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尽快明确责任人员,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2.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根据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发布了汛期安全生产风险预警预报和事故预警信息,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二、突出事故信息报送,科学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3.提高事故信息报送能力。把事故信息报送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制定完善应急值守工作规定,市级落实24小时在岗值班,县区级固定事故信息报送联系人,加强日常和重要时段的安全生产应急值班值守,保证及时协调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要规范事故信息报送格式和内容,严格事故信息报告时限,确保事故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4.科学开展应急处置评估。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要按照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细化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响应流程,做好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5.加强事故信息联网直报工作。按照上级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联网直报的工作要求,及时接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通报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依据“先行填报、调查认定、信息公开、统计核销”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录入事故信息。
三、强化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演练水平
6.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8号)要求,在开展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基础上,修订完善市级和县区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按照总局第88号令中“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督促收集整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统计备存。
7.督促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督促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加强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强化企业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性,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8.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科学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确定重点演练活动,积极推动应急演练制度化。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急演练的协调指导,市级和县区级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每月,重点行业企业每季、非重点行业企业每半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现场处置应急演练做到经常化。对应急演练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应急演练效果要组织观摩、总结和评估。
四、创新应急救援宣教形式,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培训
9.创新应急救援宣教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题,通过安全生产工作展示板、事故警示案例、专题文艺演出等宣教手段,普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要求。要发挥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和政府网站作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发布与对外宣传。
10.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培训。要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突出《关于深入开展重点岗位推广应用应急处置卡活动的通知》的学习理解,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进一步推进应急处置卡的应用,实现应急处置卡全覆盖。定期采取外出交流、专家授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应急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广大从业人员应急管理培训。
五、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水平,掌握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1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在整合现有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多方位投入和补助,加强政府和企业专职救援队伍。市级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县区级要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骨干专业化救援队伍,配备足够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装备,不断提高防灾避险和应急救援能力。
12.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梳理各行业领域和企业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安全生产专家和专业人员,对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应急救援专家库中,充分发挥专家在理论研讨、应急演练、事故救援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作用。
13.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以政府采购为主、企业自筹储备等渠道获取储备物资,逐步健全以政府和企业两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统一规划管理全市安全生产物资储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实行动态管理,对储备物资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摸清应急救援物资底数,努力形成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确保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六、从严开展应急执法检查,加强应急信息化建设
14.从严开展应急执法检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厅应急〔2016〕74号),和《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等有关规定,将安全生产应急执法检查内容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以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为重点,将应急预案的备案、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处置评估作为应急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备案和演练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细化执法检查事项,明确执法检查标准,规范执法检查流程,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15.充分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市级投入研制“长春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暨‘网格化’综合监管平台”,覆盖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故信息,统计分析等工作,创新了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模式。要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主动性,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录入应急管理数据,科学管理使用应急信息。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是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将平台填报、运行情况与年底考核挂钩,切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